🐷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官方网站)·IOS/安卓/App Store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欧天锡:抗战烽火中的大夏大学

2024年04月28日 大夏百年

编者按

  2024年6月1日将迎来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前身大学之一大夏大学创建一百周年。为彰显大夏大学办学历史底蕴,继承弘扬师大文脉,更好地铭记历史,保存大夏师生校友在校学习、工作的珍贵记忆和实物,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大夏大学各方面的景象,传承和发扬前辈“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讲好大夏故事,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全球校友征集了关于大夏大学办学时期的文字、书信、物件等,并在师生、校友中开展了“百年大夏”主题征文活动。本期选刊主题征文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欧天锡:抗战烽火中的大夏大学


、难忘“八一三”


  1937年, 一个不寻常的暑季。

  6月21日,位于沪西中山路上的大夏大学为第十三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我的父亲、大夏大学创办人之一、主持工作的副校长欧元怀向毕业生作了“奋斗的人生”演讲。6月22日至26日学校举行期末考试,7月1日开始放假,新学期预定于9月1日开学。这时的大夏大学大学部学生已达1500 余人,中学部学生700余人。大学部设:文、理、教、法、商五院及师范、体育两个专修科。校舍轮奂崇宏,设施完备,校园绿树成荫,校河丽娃栗妲流淌,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有序。然而 ,一场由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制造的大劫难正在悄悄临近。

  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华北宁静的夜空。7月16日,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邀请各界人士158人在庐山举行谈话会,讨论“应战宣言”(公开发表时改称“庐山谈话”)。父亲和校长王伯群(时任国民政府委员)、文学院长吴泽霖应邀出席。国难当头,大战在即,返沪后大夏大学的领导者们默察时局,立即作出几项重要决定:一、全体师生紧急疏散,留校员生全部转移至租界内;二、仪器、图书全部造册装箱,迁移至王校长私邸及中华学艺社;三、为珍惜文化保护国家元气,立即制定学校迁徙预案。7月底,校园已空无一人,设备图书亦全部移出,只剩下空荡的校舍,气氛紧张凝重。

  8月13日上午9时15分,日本军舰以重炮轰击闸北,日海军陆战队冲出租界向守卫横浜路东宝兴路的中国保安队进攻,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痛击。8 月14 日凌晨,蒋介石下达总攻击令,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中国人民的神圣抗战由此全面展开。

  战争一开始,大夏师生就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救亡运动。8月25日,上海各大学校长发起组织上海教育界救亡协会;8月30日,大夏大学留沪同学生活改进会等学生团体发起组织上海学生救亡协会。师生们组成宣传队、慰劳队,到前线和街巷开展活动。许多学生到前线救治伤员,到难民营安置难民。我的母亲这一年刚从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留校任教。战争爆发,她立即参加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的战地救护团。许多年以后,她对抗战胜利后出生的我回忆当时的情景:开战的第二天日本军舰就炮击南京路外滩,接着又轰炸北火车站、上海南站和南京路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闹市区。对繁华市区的每次轰炸都造成数以千计的平民伤亡。8月23 日南京路先施公司、永安公司被轰炸后,现场到处是鲜血和残缺的肢体,救护队员不顾危险在瓦砾和尸体中搜救伤员。同胞的鲜血染红了救护队员的衣衫,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在救护队员心中深深埋下。

  战争给上海的文化教育事业造成致命的劫难。

  战争初始,日机就轰炸位于真如的暨南大学和东南医学院,炸毁暨南大学化学馆、大礼堂和学生宿舍,东南医学院全部被毁。8月15日,沪江大学被烧毁。8月23日,日机轰炸同济大学,校舍等各项建筑均被破坏,所有校具设备被炸毁。8月13日至10月15日,完全或大部分被毁的还有上海法学院、吴凇商船学校、复旦大学、同德医学院等。复旦大学体育馆被夷为平地,子彬院(科学馆)及学生宿舍完全被毁。

  10月24日日机轰炸大夏大学,男生宿舍群力斋、女生宿舍群英斋、科学馆、参考阅览室、体育馆、中学部办公厅、沿中山路街面建筑等完全被毁。群贤堂(今文史楼)、群策斋等建筑部分被毁,整个学校悉成焦土。父亲当时悲愤地写到:“巍巍校舍,在日机轰炸与炮弹下多半成为灰烬,全部损失在200万以上。”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开战以来中国教育机关被日军破坏之损失作统计:“教育机关被摧毁者,在上海及附近的有国立同济大学、暨南大学、私立大同大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法学院、持志学院、东南医学院、正凡文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同德医学院、国立音乐专科学院、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私立体育专科学校共14所,现所存者,仅一片瓦砾。”


二、漫漫西行路


  为保存国家有生后备力量,大夏大学决定迁校。1937年9月中旬,父亲赴南京请示。20 日上午,父亲与校长王伯群在校董何应钦(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家中商洽向贵州省政府商借校舍事,突然响起警报, 敌机空袭首都,遂避至何府地下室继续商议,并拍发了致贵州省政府的急电。当日下午,父亲与校长王伯群偕复旦大学校长钱新之、副校长吴南轩四人晤教育部长王世杰,商定大夏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设第一联合大学于江西庐山,校长钱新之,副校长吴南轩(原复旦),教务长吴泽霖(原大夏);设第二联合大学于贵州贵阳,校长王伯群,副校长欧元怀(原大夏),教务长章益(原复旦)。9月24日,父亲与复旦副校长吴南轩抵九江转庐山牯岭,筹备第一联合大学。10月中旬,大夏、复旦两校在沪师生分批登船,溯江西上,在外地避难的师生也按联合大学在报上刊登的通告向新校址转移。

  11月1日庐山复旦大夏联合大学第一部开学上课,联合大学在牯岭镇租了四幢大楼, 一幢为教室、办公室、图书馆,两幢作男女生宿舍, 一幢作教职工宿舍。

  11月4日,父亲与复旦的章益先生暨一部分教职员离开庐山经渝赴黔,筹备联大第二部。联大第二部之所以选址贵阳, 一是考虑战争非短期可了,需作长久打算;二是贵州是高等教育处女地,有待联大师生播种灌溉;三是政府决定迁都重庆,筑渝两地车程3天,便于联络。

  12月20日联合大学第二部开学,学生入学注册,27日开始上课。

  1937 年末日军占领南京,危及庐山,刚复课两个月的联大第一部师生被迫下山再度西行,原计划取道重庆转往贵阳与第二部汇合。1938 年初联大第一部抵达重庆时受到复旦当地校友及复旦中学师生盛情挽留,于是联大第一部决定暂留重庆。

  1938年2月,联合大学行政委员会在贵州桐梓举行会议,决定自1938年4月起两校分立,各自恢复原校名。复旦设在重庆北碚,大夏设在贵阳,两校教员学生可还原校或办理转学手续。复旦大夏联合大学虽然只存在半年多时间,但意义深远。这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成立最早的联合大学,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沪上两所著名私立大学携手西迁,共赴国难,间关万里穿越崇山峻岭,终使两校在战火中弦歌不辍。两校师生在患难中结下深厚友谊,两校档案馆至今都保存着记录这段历史的珍贵史料。

  1939 年大夏大学在距贵阳19 公里的花溪圈购校地兴建永久校舍。1940年6月破土动工,次年春季第一期建筑完成,大夏附中迁入使用。1944年秋,日寇进攻西南,贵阳告急,学校被迫再度迁徙,向北取道茅台迁至川黔边境的赤水县。


三、流亡岁月


  无论在庐山、贵阳还是赤水,大夏师生始终满怀高昂的抗日救亡热情。

  1937年12月联大第一部自庐山转移时,有学生、员工60余人下山后到南昌,遇见正在组建新四军的陈毅同志。陈毅先后三次来到联大学生中,讲述抗战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在这位“儒将”的感召下,李乐山等部分同学去皖南加入新四军,李毓炎等同学参加了江西省青年抗战服务团。

  流亡时期的大夏大学在教育上实行三育(德、智、体)并重,三头(笔头、锄头、枪头)并重,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手荷枪、一手持笔”的抗战急需人才。

  学校每星期举行纪念周会,集体合唱救亡歌曲,然后由校长、教授轮流主讲抗战问题讲座。

  学校组织防护队,男女学生全部参加。每星期日进行打靶、投掷、爬山、竞走、掘战壕、防空、防毒、消防、救护等训练。所有男生都分批到军营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女生全部接受战地救护训练。受训男生一律剃光头着军服,女生着蓝衣黑裙,每批受训学生出发时,全体教职员夹道相送。

  学校经常组织师生深入市区及郊县进行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每次宣传由8-10个分队组成,由校长、教务长带队,各院院长随队指导。宣传队高擎校旗,带着标语、图画、传单,有乐队、歌咏队、演讲队,还有防空防毒救护演练等。所到之处民众空巷而观,宣传队员热情高昂,直到唇敝舌焦方肯返校。

  学校在流亡时期多次遭遇敌机轰炸扫射。由于师生平时训练有素,学校领导临危不乱处置得当,空袭虽造成财产损失,但师生未遭重大伤亡。1939年2月4日,日机18架滥炸贵阳,市民死伤1200 余人,20000余人无家可归。学校战地救护队立即投入抢救,大夏师生当天联合贵阳各高校致电全世界,控诉日寇暴行。

  父母亲都曾对我讲述过遭空袭的情景。一次疏散时拉响了防空警报,同学们纷纷钻进附近树林躲避。父亲预感到敌机可能会投弹焚烧树林,大声疾呼学生避开树林,在水稻田里卧倒隐蔽,自己则坐在一座坟墓上从容指挥。同学大喊“校长,危险!”他才想到自己也该隐蔽起来。轰炸过后,树林果然起火燃烧,父亲坐过的坟墓也被炸飞。母亲告诉我:警报拉响后她双手抱头俯卧在稻田里,听见敌机由远而近的轰鸣,她不知哪来的勇气突然抬头怒视,只见敌机正作超低空飞行,座舱里戴着目镜的日本鬼子正朝地面张望……听到这里年幼的我抱紧母亲问:“妈妈,你害怕吗?”“没有害怕,只有仇恨,刻骨铭心的仇恨。”

  在上海、南京、九江、杭州相继沦陷后,有一部分籍隶江南的大夏学生因交通隔绝无法转往内地。1938 年9月由留沪教授吴浩然及由贵阳大夏大学派返上海的教务长鲁继曾、理工学院院长邵家麟、文学院院长王成祖等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重华新村设立大夏大学上海分校。沪校师生身处租界“孤岛”,时刻关注国家存亡。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沪校护校会立即发表致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公开信,声明拥护抗战到底。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沦陷,沪校师生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与敌伪周旋,拒绝与伪政权发生瓜葛,拒绝开设日文课,表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在整个流亡时期,大夏人默默地工作、学习、研究,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风气。

  大夏大学在流亡中仍设文、理、教、法、商五院,1943年,受财政部委托增设盐务专修科。大夏大学教授阵容极强,许多知名教授随学校内迁,历尽艰险,有的就此长眠在流亡途中。夏元瑮教授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的高足,回国后仍与爱因斯坦保持书信往来,是中国理论物理学泰斗。夏先生抗战时期任贵阳大夏大学教务长、理学院院长,1944年8月在教职任上病逝,校长、师生失声痛哭。夏先生授课幽默风趣,逻辑性极强,待人热情,视学生如同子女,当年聆听过他教诲的学生至今仍深深怀念这位杰出的导师。

  每天清晨,大夏全体学生在操场列队、升旗,然后是校长或名人简短晨话,紧张而规律的学习生活就此开始。下午六时不到,学生们齐聚图书馆门口,门一开便蜂拥而入,及早占据位置。除课堂教学外,各种学术活动也蓬勃开展。社会历史系附设的社会研究部在吴泽霖、张少薇等教授带领下对偏处西南的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历史、文物、社会组织、习语、文化等进行长达数年的广泛调查研究;中文系附设的文史研究室在谢六逸、李青崖等教授领导下对我国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列举编制了精密的大系统;理学院充分利用从上海搬来的仪器设备从事研究工作,发起组织了贵阳科学座谈会;土木工程测量队对黄果树两岸地基及瀑布进行了考察测量;社会教育系精心编制了成套社会教育挂图;商学院为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创办了实习商场;法学院办起了模拟法庭;历史社会学系经常就各种社会政治问题举行辩论会、座谈会……

  学校的各种报刊也很活跃。反映学校要闻并发表评论的《大夏周报》在战争爆发后一度中断,1938年4月1日复刊。新颖的学术月刊《新大夏》于1938年4月15日创刊,1945年5月又创办了大型学术杂志《大夏学报》。商学院创办了《商情报》《黔灵晚报》和《自强》杂志。教育学院为《贵州晨报》和重庆《时事新报》刊行“农村通讯”和“现代教育副刊”。迁到赤水后,学校每天油印发行《大夏快讯》。这些报刊杂志现在仍由校图书馆、档案馆珍藏。

  学校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演讲、授课。学校在流亡时期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费城大学等国外院校保持交流往来。通过这些交流让学生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科学文化现状,同时也把中国战时大学教育情况介绍给世界。

  大夏大学在1938-1945年间有八届学生共1735人毕业。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工作,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才。也有不少毕业生投笔从戎,加入了中国空军、伞兵部队和青年远征军,或考入军事译员训练班、海军士官学校、陆军机械化学校等,直接投身反法西斯战争。

  抗战时期物价上涨剧烈,师生生活艰苦,但师生的文化生活却丰富多彩。

  每逢校庆、元旦等传统佳节,学校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内容极为丰富,有国语英语演讲比赛、球类比赛、学习成绩展览、书画展览、图书仪器展览、科学实验表演、歌咏、器乐、戏剧、舞蹈、游艺、聚餐等。特别是1945年6月1日建校21周年校庆,赤水县机关学校放假1天,民众纷纷来校参加庆祝活动,校庆成了“县庆”。

  1944年秋,日寇大举进攻西南,铁蹄踏进贵州独山,贵阳告急。11月末,政府下达紧急疏散令,学校决定提前结束期末考试,迁往贵州北部川黔交界的赤水县。12月2日,图书仪器分装十余辆卡车,员生则徒步迁徙。学校在沿途设若干接待站,安排师生食宿。每天清晨,负责接待的员生怀着焦急的心情到路口等待,看着一辆辆军车驶过,一批批扶老携幼的难民走过,好不容易看到三五成群坚忍不拔徒步行进的大夏学生,悲喜交集的心情难以形容。12月20日,王伯群校长因胃部大出血病逝,员生震悼。孙科董事长于12月30日在渝召开校董会,推举父亲和王毓祥先生任正副校长。父亲义不容辞,辞去政府公职,接掌校务,再次担负起迁校重任。1945年3月初,全体员生、设备图书安抵赤水。

  赤水校舍设在当地文庙内,四周红墙,进门是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两边是教室,再往里是实验室、办公室、无线电收音通讯室。学生宿舍则借用当地中学校舍。

  长途跋涉,筋疲力尽,加之赤水地处僻壤,生活艰难,大家情绪难免低落。3月13日,父亲在师生大会上作热情风趣的演讲:“大夏在奋斗中诞生,也在奋斗中成长。本校一迁匡庐,再迁贵阳,三迁赤水,结果进入了文庙的怀抱,这恰似孟母搬家。三次搬迁,验证了本校‘自强不息’的校训和教员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的‘三苦精神’,体现了师生合作的强大威力和本校无限光明的前途,我们不再搬迁了,再迁,就是抗战胜利之日,大家一起迁回老家——上海!”一番话一扫颓伤情绪,师生热烈鼓掌。

  赤水时期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收音通讯。当地没有电力,没有报纸,报刊由贵阳、重庆送来需一个星期。大夏师生用自制的收音通讯设备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将每日收到的要闻电讯油印出版《大夏快讯》,张贴于校内外并分送当地机关学校,深受欢迎。后应当地政府要求,每日公开发行《大夏快讯》日报,校刊成了当地独家日报。欧战胜利、罗斯福逝世、日本投降等重大新闻,《大夏快讯》都以紧急号外刊出,在第一时间公诸于众。第二是对学生的救济。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学生断绝家庭接济者日众,学校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精心筹划,除自筹财源予以救济外,还尽力争取各方救助。当时教育部有公费救助办法,国际援华会、学生救济会等都向大夏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学生受益者极众。


四、胜利复员


  1945年8月10日夜9点50分,学校的无线电收音机收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正在听广播的师生顿时欢呼拥抱。顾文藻教授一扫往日斯文,一路狂奔出校门,把一家爆竹店老板从睡梦中拖起,买了一大串鞭炮顾不得回校就在店门口燃放。清脆的鞭炮响彻夜空,胜利的喜讯由大夏校园迅速传遍全城。本校师生齐聚街头,放鞭炮犹不过瘾,干脆找来火把,人手一炬,当街举行火炬大游行,沿途中小学生和市民载歌载舞不断加入。本校一些华侨学生顾不得不准醺酒的校规,买来当地美酒一边开怀畅饮一边欢呼:“胜利啦!回家啦!”次日,学校举行胜利大聚餐,全城狂欢一直持续到深夜。

  战争结束了,师生归心似箭,但按当时教育部给全国复员学校的指令,学校要照常上课,所以这一年学校仍在赤水上课,没有放寒假。1946年4月,学校举行了流亡时期最后一次毕业考试及期末考试,提前放暑假,准备复员。

  1946年1月1日,父亲首次由渝飞沪,接收被敌伪侵占的校产。战后的大夏大学原址满目疮痍,到处颓垣残瓦。校园曾被敌人充作军马场,荒草没胫。理工学院成为敌人的“华中矿业研究所”,教职员宿舍(今师大一村东西大楼)曾充敌人之卫生队与慰劳所,群贤堂(今文史楼)等校舍被敌人作为关押英美战俘及侨民的集中营,接收时,尚有英籍侨民570人等待专轮运载回国。接收后学校成立修建委员会迅速整修校园;礼堂、学生宿舍、图书馆等新校舍相继破土动工。1946年4月1日,大夏大学在重庆设立复员办事处。大夏在离开赤水时把所有校舍修缮粉刷一新,连同课桌椅,家具等全部留赠当地学校。当地民众依依不舍,大夏大学特地在曾作校舍的文庙内立迁校纪念碑作永久纪念。复员师生先由公路抵重庆,然后乘学校包雇的轮船至南京。10月26日,复员师生乘火车由南京抵沪,10月31日,当年装箱运黔的图书仪器全部运回上海,长达九年的流亡生涯宣告结束。

  1946年10 月28 日,在中山路本校新建大礼堂内举行了复员后黔沪两校合并的秋季开业式。这时大夏大学拥有教员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8人),学生1895人,规模超过战前。


五、后记


  许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我们不应该忘记在那国土沦丧,敌机狂轰滥炸的年代,中国教育机关备受摧残的悲惨情景;不应忘记在那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历尽艰辛将包括大夏大学在内的69所高等学校迁往大后方,使中国的教育事业没有中断。这对国民教育的维持、文化传统的延续、现代知识的传授、人民素质的提高、抗战急需人才和后备生力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作用。

  谨以此文纪念在抗战烽火中为母校作出牺牲和贡献的所有前辈。


欧天锡(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退休教师)

2005年7月 写于上海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