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官方网站)·IOS/安卓/App Store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Im体育官网app推进前沿学科交叉中心建设

服务“国之大者” 交叉融通育英才
2023年11月12日 卓越育人

  11月7日,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前沿学科交叉中心研究生培养启动工作会议在普陀校区小礼堂召开。各分中心负责人、研究生教育分管领导、研究生院、科技处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共同探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会议标志着学科交叉中心的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启动。

Im体育官网app学科交叉中心研究生培养启动工作会议举行

  今年5月19日,教育部召开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调研推进会,Im体育官网app作为全国32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参加此次会议。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会上强调,要求32所高校出真招、实招,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Im体育官网app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就已将学科交叉作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院牵头,联合科技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择优选取已具备一定学科交叉研究基础的团队,以上下结合的形式高效完成试点建设任务书的申报,有序推进学科交叉中心的建立。

  8月22日,学校召集院系、各分项目/平台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发展规划部、科技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与装备处、人事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举行学科交叉中心建设推进研讨会,就中心的运行模式、学科交叉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交流,探讨制约学科交叉发展的各类瓶颈问题,形成中心建设任务落实清单。

8月22日,学科交叉中心建设推进研讨会


|创新引领,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机制


  10月23日,Im体育官网app前沿学科交叉中心正式成立,挂靠研究生院。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机制探索,探索学科交叉科研和育人发展规律,构建引领性、开拓性、示范性科研与育人体系。研究生院和科技处共同具体负责中心日常科研、育人管理协调事务,相关职能部门、相关院系具体协同共同参与推进中心建设。中心负责统筹人才培养、交叉科研项目创新,统筹相关院系参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等。

  中心组建学术委员会,负责科学研究;组建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负责审定交叉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环节、学位申请标准、学术成果等基本条件;根据交叉领域发展需要设立不同学科交叉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开展。

  目前,中心设立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前沿技术、文科交叉4个学科交叉分中心。每个分中心之下设立若干平台/项目,如人工智能分中心设智能教育数据与智慧社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三个平台和/或项目。生物医药分中心设AI药物设计医学合成生物学两个平台和项目。前沿技术分中心设超限制造绿色碳科学分子工程三个平台项目。文科交叉分中心设区域国别学人才学教育宏观决策三个平台项目。


|深度融合,为服务“国之大者”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依托前沿学科交叉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催化剂”作用。Im体育官网app将通过推行一系列真招实招,形成有效的约束发展机制,最终致力于将学科交叉中心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急需、集聚优质资源、孕育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新兴学科发展的孵化器;探索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深化制度与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区

  中心以项目制方式运行,实行开放式准入机制,采取学校统筹与院系教师自主组合相结合的形式申报进入中心。中心对平台项目进行周期性考核,确定项目的准入与退出,对进入平台项目的导师进行严格遴选,完善研究生考核机制,实行必要的分流退出机制

  优化适应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需要的招生机制。以学科交叉为中心,选择有竞争性的项目支持专门招生计划;加大推免生指标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投放力度,支持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项目与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双向流动。完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驱动的招生计划分配办法。

  探索建立完善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形成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深化推进弹性学制与贯通式培养,优化落实培养关键环节考核,开发高质量的交叉性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编写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业界进展的教材,打造建成支撑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

  打造多学科教师共同协作的导师团队。畅通校内外跨学科导师的选聘渠道,严格导师团队成员选聘标准。成立优势互补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和各学科方向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

  前沿学科交叉中心的建立与发展,将始终立足于学校“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作为推动学校“三大卓越工程”和“五个一流计划”的有力举措,构建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建成若干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交叉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一批堪当时代大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来源|研究生院 文|张青 通联|符哲琦 编辑|邓安之 编审|郭文君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