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官方网站)·IOS/安卓/App Store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Im体育官网app战疫讲述⑨|“这是一个同事与同学成为战友共同守护校园的时刻!”

2022年04月25日 疫情防控

  刘梁剑,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哲学系系主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Im体育官网app闵行校区教研片区、虹梅南路研究生公寓南区参加战疫工作。今天听他讲述战疫工作。

我在虹梅南路研究生公寓南区

  似乎在一夜之间,我们进入了战疫状态。我在Im体育官网app闵行校区教研片区和哲学系同事武娟、王杰等老师共同抗疫一个月之后,于4月19日(周二)晚进入虹梅南路研究生公寓南区,加入“研究生公寓南区小分队”。

  当晚九点半,“小分队长”杜震宇教授线上课程结束,便带着巡察,边走边介绍片区防疫的各位同事和各项工作。几天下来,深切体会到同事(包括保安师傅、后勤阿姨等)和志愿者同学(包括学生楼长、层长等)的无私、勤勉、辛劳、达观和工作能力。

  这是一个同事与同学成为“战友”共同守护校园的时刻。

  工作组在杨海燕书记、杜震宇处长的带领下,大家各有战位,各项工作流程井然有序。海燕书记统筹南北两片区,震宇处长分管南片区。侯嫣如、周俊辰、马盛耀老师负责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李本泰、李战锋、迪拉娜等老师操心一日三餐,班冬宇、蔡典戈等老师负责物资、药品等方面的工作,杨欣怡老师协调志愿者团队,金丽君老师及其多位老师的另一重要工作则是和各楼宇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


以保“安”为第一位,而以向“好”为目标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师生员工共同的战斗任务,一曰保“安”,一曰向“好”。保“安”,首先是保护师大人享有免受病毒侵害的安全。其次,则是保障基本生活物质的安全。

  在校外大环境严峻的形势下,4月初,曾经有那么几天,学校后勤食堂生活物资告急,在校师生能不能吃饱饭成为问题。我们在繁华盛世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切身体会“民以食为安”。这在平日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患难见真情,华师大在困难的时候获得了校外各界人士的支援和帮助。

  兹举一例。哲学系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夏理忠先生身居浙江,听说华师大有断粮之急,捐赠了五吨新鲜蔬菜送抵闵行校区,货源联系也得到了校友、哲学系2013届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陈志伟教授的热情帮助。

  在这个师生员工成为战友共同守护校园的时刻,以保“安”为第一位,而以向“好”为目标。自然,“好”的实现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对同学们来说,一日三餐,首先要吃上饭,然后就要吃上好饭。肚子问题解决了,还要追求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身心两畅,进而学业精进,就业顺利,事业有成。

  为了排解同学们疫情期间的精神苦闷,学校、院系等不同层面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娱活动。如哲学系策划举办了“共同抗疫,智性对话”系列活动。

  “共同抗疫”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每个人作为个体“善其身”,遵循防疫共同体的规则和安排;二是主动帮助他人,更加积极地为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性对话”活动基于“哲学”与“对话”的天然关联,由老师引出一个哲学话题,本硕博同学参与自由讨论,在共同探究过程中碰撞思想,体会哲学运思的艰辛和愉悦。四月份活动主题包括“何以‘独处而乐’”“何以‘不论处境如何,始终保持心灵自由思考’?”“漫谈‘焦虑的认识’与‘认识的焦虑’”“曲木之材,何以求直——康德之问”等。《澎湃新闻》“思想市场”先后刊发了两篇对谈整理稿(4月13日、22日)。

  保“安”离不开校外的支援和帮助,而内外贯通无疑将有力推动向“好”。仍以哲学系为例。华师大进入封闭式管理不久,2005级系友赵玲女士便积极倡议,联络陈诗东、薛巍、穆扬、许佳、王弘毅、宋菲、江求流、孟凯、陈新华等多位系友策划了“不畏抗疫苦,系友来相助”的系列活动。

  自4月2日起,为期两个月,每周六下午三点由一位校友分享职业生涯故事,讲述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助力同学们未来职业发展之路。同时,每位校友还将精准指导尚未就业的2022届毕业生同学,帮助他们顺利踏上工作之旅。


内外贯通 也是一个“大其心”的过程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片区防疫已形成相当成熟的工作流程。但是,作为特殊时期的题中应有之义,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便是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非现有制度或程序所能范围。我们通过制度建设将事情纳入制度的范围之内,让同类事情得到有效处理。

  但另一方面,只要时间不打住、生活还是活的,非制度所能范围的新事情、新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为了有效应付它们,势必需要实事求是,调整旧制或另立新制。既以理谋事,又以事促理,理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倘若固守旧制,刻舟求剑,以理限事,则事必败而理亦毁矣。

  我虽然承担行政工作六年,忝居系主任之职也是第二个年头,但依然耽于玄思而缺乏做事和决断的能力。进入片区短短几天,已经多次见识工作组处理棘手事务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这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事上磨练的过程。

  童世骏教授在一篇“上海抗疫口述实录”中,针对上纽大的同学写道:“用特殊时期的考验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和成熟,在将来走上社会之后承担更大的责任;能够留下一些感恩、自豪的记忆,收获对世界和人生在其他时候得不到的观察。”

  特殊时期的考验磨练意义,自然不限于学生,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妨分享两事:一个关于垃圾的故事,一个关于楼宇分组隔日轮流出楼活动方案的故事。

  在我进入片区的次日清晨七点半,看到“小分队”群里有几条信息:“垃圾又成堆了,有空的战友和我一起去整理一下垃圾。”“好的,我过来。”“带好面罩。”便赶去垃圾堆放点。只见垃圾桶边上饭盒如小山,杜震宇、金丽君老师蹲在地上整理,以清理出一条道,方便边上排队扔饭盒的同学走到垃圾桶那里。于是便过去帮忙。事后十点,海燕书记、震宇教授召集大家线上开了“垃圾短会”,协调后勤等相关部门,克服清卫人员人手紧缺的困难,很快形成优化方案,发布“关于垃圾分类处置的通知”。兹事虽小,已感受到战友们民主会商、多方协调、相互激励的工作路径。(按照新学的一个词,也可称为“手势”吧。)

垃圾分类处置方案优化前后

  工作组和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自然也是一种“内外贯通”。大家有不同的战位,对于各自职责范围内部的工作,往往熟悉其中门道,亲知其中甘苦艰辛,形成与“位”相应的“感”与“知”。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情,往往涉及不同的方面,需要居“位”不同的人各自贡献“位”中之思,进而在会谈中努力思出其“位”——运用想象力、理解力、同理共情心,拓展思考的起点,将切身经验和切身经验之外的外部贯通起来——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参与其中的个体来说,这也是一个“大其心”的过程,发展同理共情的能力,达到对事情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就拿饭菜这点事来说,同学们、供餐团队、采购团队,各自有一段熟悉的行程(同学们熟悉从供餐点拿到的盒饭到肠胃一段,供餐团队熟悉从食堂到供餐点,采购团队熟悉从校外到食堂),因此也便有不同的思考起点,倘若大家关于饭菜好不好有不同的意见,各有抱怨,这时如能分别发展同理心,思出其“位”,同时贡献“位”中之思,想必可以达成更好的相互理解,想出更好的办法吃到更好的饭菜。

  出于防疫更精准的考虑,南片区近日转入按楼宇分组隔日轮流出楼活动的运行模式。方案的制订,经历了工作组讨论、师生讨论等环节。立足本心,即减少随时可能出现的疫情对整个片区造成的大范围影响,细化措施,用心措辞。与此同时,考虑到部分同学可能出现抵触情绪,震宇教授同时撰写了一段文字,向同学们细心说明相关背景。方案实施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疫情在变化,外部防疫政策在变化,片区内的运行办法也需要随时而变,作为生活于片区中的一员,也会不时经历自由和限制之间的转变。对于工作组来说,群体情绪管理无疑是很大的挑战。从空杯到半杯水,有人开心,有半杯子呢,还是好不容易才有的呢;有人不满,怎么只有半杯水,怎么现在才有半杯水,怎么别人的水比我的多了一滴;有人操心,怎么才能更有效地让更多的人喝上半杯多一滴水。一滴水,可启殚精之虑,可激伤痛之情,可招不平之愤,可发感恩之心。

  人皆有道心,亦皆有人心。道心有微妙之微,人心亦有微渺之微。正面情绪固然人所乐见,负面情绪亦有其合“理”之处,故而可以“理”解。如何让合理的方案获得更多的共情,如何将负面情绪激发的批评性意见转化为推动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建议性意见?这样的问题极大地考验着师生战疫共同体。

  我们期盼,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全阴的日子不断持续,阳光映照下的樱桃丽娃河畔再次洋溢青春的欢笑。

  Im体育官网app,一切安好。



来源丨闵行校区虹梅南路研究生片区 文丨刘梁剑 图丨讲述者提供 编辑|余苏宁 吴潇岚 编审丨郭文君 吕安琪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