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官方网站)·IOS/安卓/App Store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五育融合下的课程实习实践《丈量美丽中国》圆满收官

2021年07月28日 第二课堂

  7月5日-18日,Im体育官网app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本科生野外实践课程《丈量美丽中国》开展。《丈量美丽中国》是全新开设的野外实践课程,针对特定的生态学问题,带领学生前往中国最具生态特色的地区开展野外调查、测量和研究,切身体会、理解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提高野外实验设计、野外观察与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以及研究报告撰写和演讲展示等“读、论、行、动”能力,培植不怕吃苦、好奇探索和精准检验科学假说的科学家精神,塑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家国情怀,锻炼中国特色生态学创新理论的提出能力和生态文明“中国方案”的设计能力。

课程行前动员会合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年生态学子丈量草木山川

  《丈量美丽中国》课程于2019年启动策划和筹备工作,历时两年时间终于成行,教务处和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非常重视此次实习,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院长陈小勇分别带队,党委副书记路葵,生态学专业教授阎恩荣、张健、斯幸峰,教务处黄鲁霞、史媛,助教张昭臣、李万德,本科生辅导员瞿轶雯、教务员王娟娟,专职组织员张琪共同组成思政、专业、宣传和后勤保障小组,保障课程顺利进行。

  具体实习线路由专业教授阎恩荣、张健和斯幸峰提前踩点与联络。本次课程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查找资料、师生共研探讨等方式,完成科学问题的遴选与对应的野外实验设计,并进行野外调查技术和野外安全事项等培训,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国家重大生态工程,明确野外考察的任务分工与安全事项。通过自主选题,结合选题的属性,将14名学生划分为植物组、动物组、生态系统功能组,每组4-6名成员,各组由1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

《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师生在各实习站点

  《丈量美丽中国》共设计有丈量青山、丈量绿水、丈量海疆等七条线路。2021年,正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召开,因此,本次课程选取中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作为首站,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依次包括丽江高山生态系统、昆明滇池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元阳梯田古农耕生态系统、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每种生态系统类型中,深入调查和丈量植被群落、植物功能性状、叶片虫害与病害强度和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附生苔藓、入侵植物、昆虫、鸟类和兽类等物种多样性等。此行得到了丽江师专、丽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和哀牢山生态站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学生野外调查与丈量各类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

  从玉龙雪山到元江干热河谷,再到哀牢山,学生们克服了艰苦的野外条件,经历了时而倾盆大雨时而阳光炙烤的多变天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植物组、动物组和生态系统功能组对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的掌握越来越娴熟,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和高效。动物组天天起早贪黑,清晨观鸟,夜观两栖动物,还练就了“眼疾手快”的捕虫能力;植物组个个是拉样方、认植物、做标本的小能手;生态系统功能组高效完成本组工作后立即成为支援其他两组的重要力量,采回的各种枝叶还要在晚上经过多种仪器的测定。随着野外实习的进行,一个团结协作、同甘共苦、更具凝聚力的集体逐渐形成。此次实习成果将以实习成果展、汇报交流、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形式呈现。

版纳生态站站长林露湘作专题报告

  此次野外实习课程原定路线是自元江站前往中科院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版纳生态站),开展为期5天的野外调查工作。但中途因故未能成行,最终改道哀牢山生态站开展实习调查工作。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特邀版纳生态站站长林露湘赴哀牢山为学生们作《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专题报告,带领大家云游版纳,了解版纳生态站的基本情况、运行管理、科学观测、科学研究、服务与示范、发展规划等。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播种科学家精神,激发家国情怀

  在丰富的专业实践内容之外,此次彩云之南的行程中也融入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和科研工作者的言传身教,激发当代青年生态学家具备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吃苦耐劳和使命担当等科学精神。

  在昆明植物所所史馆,学生们了解了胡先骕、蔡希陶和吴征镒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昆明植物所的风雨历程,理解了所训“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来源和精神内涵,学习了昆植所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对昆植所83年发展历史的介绍中,学生们被老一辈科学家扎根边疆、献身科学、脚踏实地、为国分忧、求真务实、甘为人梯的科学精神深深感动。

参观昆植所所史馆

  在乘车翻越崇山峻岭后,横隔在两山之间的河谷,成为了进入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的最后一道屏障,唯一能通过的,是长达180米、一次仅能通过10人的铁索桥,而通过铁索桥后步行到达生态站的最后1000米,无疑是课程开课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路程——用大小石子铺成的宽仅2米的陡峭山路,极易打滑,几乎无法容纳汽车通行。炎热的天气对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体力也形成了严峻的考验。脚下的每一步路成为了生态学家跋山涉水追求自然之美的诠释和缩影,引导学生以身体力行感受生态学研究之艰辛、感悟生态学家上下求索的科研精神。

进入元江站的唯一入口——180米的铁索桥

步行最后一公里进入元江站

  哀牢山生态站是1981年在吴征镒院士等科学家的领导下创建的,副站长鲁志云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生态站创建之初的艰辛历程。学生们在昆植所所史馆学习了吴征镒院士毕生致力于中国植物学研究及其对国家科研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哀牢山生态站,师生们再次见证了吴征镒院士为中国森林生态站的建设所做的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学生们通过观看四段视频分别学习了吴征镒、蔡希陶、曾孝濂、李恒四位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集中学习后,老师和学生们结合正在开展的实践课程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表示要学习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在哀牢山生态站集中学习老科学家精神

  回到昆明后,学生们结合此次实习的收获,分别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学生、寻甸县民族中学高中生进行了交流分享。此次实习课程让他们对于专业有更多的理解和认知,树立了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科学家精神。

Im体育官网app学生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交流分享

Im体育官网app学生在寻甸县民族中学进行“寻梦、筑梦、追梦”主题分享

情系滇西北教师摇篮,共筑新时代教育梦想

  在课程起点站丽江,师生们探访张桂梅母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受到了丽江师专党委书记张祖武、校长毕天云的热烈欢迎,并在应用技术学院院长高培仁等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丽江师专高山植物标本馆,调研滇西北高等教育现状,与应用技术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希望双方以后在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培养方面有更多更广的合作,共同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

Im体育官网app师生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学院师生座谈交流

  在云南师范大学,师生们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共忆艰苦岁月中西南联大的办学事迹,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师生“刚毅坚卓”,秉持学者之钻研精神和报国情怀,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师和同学们无不为西南联大强大的精神内涵所感叹,也激发了现场学生们的使命担当意识,立志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Im体育官网app师生在西南联大旧址参观交流

援滇干部座谈交流,感悟奉献精神

  此次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分别与来自上海的援滇干部宋杰(景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奚慨丰(姚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彦垒(寻甸县委常委、副县长)开展了座谈交流,援滇干部们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内容,为学生们讲述了援滇工作的心路历程和收获体会,并进行深入的问答交流,鼓励学生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丰富的实践磨炼人生、丰富知识、增强本领,践行“党有号召、我有行动”。

师生分别在线下和线上同三位援滇挂职干部进行座谈交流

重走长征路,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爱国精神

  本次课程的最后,师生一行在寻甸县调研了柯渡镇丹桂村干部学院、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情况,随后参观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在柯渡纪念馆,师生们聆听了中央领导在危难之际对抢渡金沙江做出具体研究和部署、开启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所折服。

Im体育官网app师生参观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五育融合,志存高远:培养新时代博物学家

  生态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才能解码大自然这本“永远读不完的天书”,最终服务于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丈量美丽中国》作为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首次尝试远距离、长时间的野外实践课程,实现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效果: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野外调查、研究分析的专业素养,促进团队合作与互帮互助;使学生在大自然中挥洒汗水,感悟自然之美,坚定专业理想;在老一辈科学家的红色故事和援滇干部的奋斗篇章中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建设美丽中国的人生目标。未来《丈量美丽中国》将探索更多课程路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卓越生态学本科人才而不懈努力。


图文、来源|教务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编辑|古丽达娜·巴哈提 编审|郭文君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