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王曜副教授应邀在清华大学开设讲座
11月29日,设计学院王曜副教授应清华大学邀请,为景观学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为“景观•精神•教化”,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由于现场提问交流比较热烈,一直持续到16:10结束。
目前,如何推动从中国制造进入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紧迫而极其重要的课题。从环境设计角度,在景观乃至建筑、城市的建设中,如何发挥环境对人精神的滋养和对人——尤其是对青年人的教化作用,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直接而有效的体现方式。设计师群体承担了当代民族文化发展的直观视觉呈现的重要任务。讲座以大量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景观设计对人的精神影响的诸多方式,以及设计师的观念、审美与所处环境、时代的关系。讲座并就社会形态与生活方式对设计理念的影响提出若干个人观点。
王曜认为,提高大众抽象审美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普遍要求,是推动设计师整体进步的基础。目前,环境建设对于风格品位还缺乏更为明确精准的把握。实现新旧城市、新旧建筑、新旧景观间的自然衔接、转化与并立,超越仅仅解决功能的层次,解决设计的舶来现状,构建属于当下国人的城市、建筑、景观,建立新的营造体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以体制改革力量改变设计师仅仅穷于应对工程的现实,使精英有进行更深层理念研究的空间与条件。”
当被问及对访问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的感受时,王曜说,一个学院的实力,最发挥效用的首先是传统,其次师资,再次生源。教风学风形成非一朝一夕。所有高水准的大学或学院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学生的专业状态,清华大学给我留下印象的同样是他们教师、师生、学生间交流的氛围。基于专业精神,人们自然专注于学术的深层研究,平等、积极与彼此尊重的学术氛围。
“另外一点值得借鉴的是,清华大学在各学院这个层面,高水准的专业讲座几乎天天有,甚至同一时间有两场讲座令学生难以取舍而‘纠结’,”王曜说,“而当我们没有形成对讲座的关注习惯时,甚至会错过本已不多的一些好讲座。我们在硬件与软件的建设上与之也存在差距,在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下,如何最充分地使用好已有资源,扎实作为就显得更加重要。”
“对于学校的环境建设,我提一句话的建议:建设更多开放式的、可参与的和具备精神内涵的新景观。对于参与任何形式的交流或者开设讲座、课程,只要对同学们有益,我义不容辞。”王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