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实践”教育学专题报告之学校改革实践——“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总结交流会5月5日在我校举行。交流会由我校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活动并听取了叶澜教授所做的总报告。来自上海市闵行区、普陀区,江苏省常州市、淮安市等地的40余所中小学近200余名校长、教师,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教科院“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出席交流会。与会人员还包括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等领导及相关研究机构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童世骏与叶澜交谈
“新基础教育”始于1994年,旨在构建适合21世纪发展需要,具有“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的新型学校。先后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性、成型性和扎根性”四个前后承接又逐步深化研究阶段。本次会议系“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系列报告之二,旨在聚焦学校的改革实践,总结“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的经验,完善“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
会议发言主题包括“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管理制度和机制渗透,教育均衡背景下的学校内涵发展,薄弱学校、后发学校推进“新基础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的经验,学校变革的文化扎根和转化,学校变革过程中的教师发展等。上海市闵行区扎根阶段的研究证明,“新基础教育”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简单“师资流动”的思路,而是通过学校共同体合作研究,走出一条学校均衡发展之路。
叶澜作“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经验总结报告
“新基础教育”发起者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叶澜对“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经验作了总结,并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阐述。叶澜指出,“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阶段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和城市化急剧推进的过程中,走出一条通过改革学校合作互动,增强各校内生力的学校内涵发展新路。只有将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扎根于学校发展愿景之中,化入学校的制度、机制和文化,成为每一名教育者的生存方式时,学校变革与转型才可能真正成功。扎根研究阶段,使一批“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登上了改革研究系统化、精细化、融通化和生存化的新台阶,取得了新成果,呈现了新气象。
会议表明,“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变动不居的教育变革时代持续推进,探寻了一条转型性变革时代学校整体可持续的内涵发展道路,并在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实现了中国教育实践改革与中国教育学派建设的互动共生。
此次会议新增了9所全国“新基础教育”实验基地校,另有9所学校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这是我校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小学合作研究在组织形态上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