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官方网站)·IOS/安卓/App Store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文汇报》:多学科视阈下的转型发展

2012年07月09日

  
编者按:“多学科视阈下的转型发展”学术研讨会日前在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举行,今摘发部分学者发言,以期引起深入讨论。
 
转型发展需要理论创新
 
林尚立
 
从根本上讲,转型发展是发展范式的转变,其中包括理论范式、技术范式、体制范式等的转变。转变的诱因不外两个方面:其一是既有的发展范式遇到瓶颈、甚至出现危机;其二是新的发展范式在理论上、技术上或体制上出现可能。如果两个诱因中,只有前者,没有后者,转型必然是无方向的;相反,如果只有后者,没有前者,转型必然是无动力的。
纵观当今世界,一方面是还在蔓延的世界金融危机呼唤着价值反思、体制变革与科技革命;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累积以及新兴国家的壮大给这个世界带来新的气象。在这样的场域中,转型发展就成为世界各国摆脱危机冲击,重新跃上一个新的制高点的必然战略选择。对各国来说,这个战略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转型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赶超型国家的新一轮竞逐。
当转型发展成为世界发展大潮流的时候,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就不是要不要转型的问题,而是如何借助转型发展而实现超越的问题。当然,与发达国家不同,当今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十分复杂,在人类发展的多重历史维度中,都可以找到中国的影子。转型对中国来说,既是解决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同时也是实现跨越式的创造性发展的要求,它既要回应过去,同时也要开辟未来。这就意味着中国转型发展是多层面的,也是多使命的。多层面体现为,不仅需要理念与范式的转型,而且需要技术与体制的转型;多使命体现为:既要解决不发展、乱发展的问题,也要解决快发展、发展好的问题。对于真正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平稳渡过快速现代化所带来的转型痛苦期,而且关系到中国能否借后发优势在转型中占得先机,实现整体跃升,站上高位。
对中国来说,转型是关键,发展也是关键。要使得转型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最基本的前提有四个:即政府有效,市场有为,科技有力,社会有劲。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在这四个前提中,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使社会成为既能稳住发展大局、又能开创发展新篇的强劲动力最为重要。强调这一点,不仅仅是出于理论的逻辑,而且也是出于中国现实发展的逻辑。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家体制之外,孕育了一个全新的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表明,市场经济发展在改变国家权力结构与运行逻辑的同时,也孕育出与国家相对独立的力量,即社会。具体来说,就是基于人们自主生产和交往所形成的组织体系。正是这种社会的出现,使中国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根基,其内在动力结构逐渐回到常态,即从单纯的国家推动转型为以市场为中轴、以国家和社会为两轮的“双轮驱动”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社会发育与成长,不仅能够带来双轮的均衡,使得国家与市场由此得到进一步发育和成熟,而且能够大大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引擎动力,使理念、体制与技术的变革成为发展的必然。事实上,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候,就已经将社会的力量作为国家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从而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建构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新战略。
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以及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转型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转型与变迁。这个过程固然需要技术革新、制度变革以及组织再造的推动,但最为根本的是把握综合转型与变迁所需要的理论建构。不仅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来说是如此,对中国的政府建设、社会发展、市场完善来说也是如此。在这里,理论创新的根本使命,在于探究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合理性所在,从而在无机中探寻有机、在现实中探寻合理、在多元中探寻一体、在散乱中探寻秩序、在危机中探寻机遇、在虚拟中探寻逻辑。可以说,理论能走多深,直接关系转型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自觉与自信,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超前与超越。当然,理论不能离开现实。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来自对现实的深刻把握和科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发展背后需要科学力量有强大的发展,这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所以,在今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互动,实现科技与社会、思想与战略、政策与技术的协同,已成为理论创新和科学力量倍增的关键所在,各国都努力由此建构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在这方面,中国必须有更大的决心、有更系统的战略、有更有力的措施以及有更加努力的奋斗。
(作者为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
  
理论与实践的新范式
 
文军
 
在生物学中,“转型(transformation)”特指一个物种转变为另一个物种,西方社会学家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和发展意义的转变。因此,在社会学中,“转型”主要是一种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动,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或体制机制的转变,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等,而且这种转型的实现往往主要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
遗憾的是,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相关学术论述中,“转型发展”常被用来特指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显然,“转型发展”如果局限于这一特指的历史时期是远远不够的。从发展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转型”以及“转型发展”更多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
这种新的“转型范式”的诞生,从发展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其主要聚焦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层面。与落后的传统国家或发达的现代国家相比,“转型发展”无论在起始点还是现实的结构性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发展逻辑上,都有着其自身的显著特性,其起始点并不是从传统社会开始的,但所面临的发展任务却可能是从传统到现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双重发展,其需要在同一空间实现双重跨越的发展任务。其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转型前旧体制因素与要达到的转型目标的新体制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相互组合关系,这一模式在资源配置方式上表现为权力与市场的博弈关系;在社会运行的动员方式上,则更加强调“参与式动员”与“新集体意识”的作用;在意识形态的宣传取向上,则表现为“一元”与“多元”的价值共存与求同存异;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在总体性社会控制不断弱化的过程中市民社会的形成与社会重建的开启。
因此,“转型发展”是新的价值理想、新的理论范式,同时还是新的社会实践。说它是新的价值理想,是因为它在意识形态上指涉的是由经济体制转轨而引起的“总体性社会”和“市场化社会”两种“非传统的”社会形态之间的转变;说它是新的理论范式,是因为转型发展的理论范式已成为继“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之后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路径依赖、运作逻辑、社会机制等方面的分析而构成的“第三种”发展类型的理论范式;说它是新的社会实践,是因为它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分化不断加速、社会流动日益加快、社会冲突日趋加剧和社会整合力下降的背景,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新的发展实践。
(作者为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网络化时代的新变化
 
刘少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通过计算机、手机和互联网触及社会生活各种层面的网络化发展,向人们展现了十分复杂的变化,但其中最突出的变化莫过于缺场交往的快速扩展、传递经验的地位提升和社会认同的力量彰显。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缺场的网络交往不仅不是虚拟交往,相反却是反应敏感、传播快捷、功能强大的真实交往。缺场交往的快速扩展,首先表现在网民队伍的快速扩大。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宽带网民已达5.13亿人,手机网民3.56亿人。其次,它还表现为网络交往活动空前活跃。新浪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
缺场交往不仅超越了活动场域或村庄城镇等物理空间的边界,而且也超越了社会空间的限制,网民们可以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展开信息沟通、事实陈述和价值评价。
自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爆发大规模社会运动以来,特别是英国伦敦、德国汉堡爆发的社会骚乱乃至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社会运动,这些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相继爆发的震撼世界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其中不仅充分表现了网络行动对在场行动的导引作用,而且还使人看到或直接感受到一种新的经验正在社会生活中上升为主导经验,这种经验不是传统社会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局部经验,而是在网络交流中形成的动态不定的传递经验。
传递经验的生成与扩展一定要以社会认同为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网络社会的学者都十分重视社会认同问题。不过,在网络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认同已经被赋予同传统社会学或传统心理学界定的社会认同不同的基本含义。传统社会学所说的角色认同是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是社会成员对自身属于何种身份、何种阶层的接受,是被动的归属性心理过程。网络社会的崛起唤醒了社会成员的自主、自立、自主选择的自我意识,人们已经不再仅仅被动地注意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属于哪一个层面、处于何种位置,而是对社会的存在状况、资源配置和发展态势提出自己的评价与要求,这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认同。主动的具有建构意义的社会认同,使个体更加清楚地认识相似个体的共同处境和共同利益,并进而对周围的事物形成共识、结成群体。于是,网络社会中的认同一定会从个体认同联结为群体认同或集体认同,即真正意义的社会认同。网络中的社会认同是崭新的社会权力,是来自广大基层社会成员的价值评价,它可以汇集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是一种可以平面扩展且尖锐挑战传统实体权力结构的信息权力。
交往是社会的展开形式,经验是社会的展开过程,而权力则是社会的支配力量。这些具有根本地位的因素发生变化,必将引起社会生活其他因素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必然应运而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澄清在转型发展上的模糊认识
 
叶德磊
 
转型发展至少牵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要从投资拉动式增长转变为消费驱动式增长和智慧驱动式增长。
2、产业结构的转变或者说产业升级。要从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特别要关注美国的“再工业化”。
3、理论认识观念的转变。譬如对政府功能的认识,对企业形态的发展趋势的认识,对竞争比较优势的认识等等。
4、体制的改革与转变。体制改革如果缓慢甚至停滞,转型发展就是空谈。
上述几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它们又都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转变。而所有转型的实施都取决于理论认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及其科学化。
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是优先考虑转型发展还是优先考虑保经济增长?为此,要澄清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和理论问题,譬如:
1、转型发展在短期内很可能会牺牲增长速度。有人就会说,中国这么大,如果增长速度下降了,经济就会乱,就业就不能保证。实际上,这里完全可以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在税收、政府服务等方面创造更好的环境,政府减少直接的经济行为以腾出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空间,使得企业经营和民营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就业不一样可以得到保证吗?
2、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究竟孰高孰低?国有经济到底占多大比例恰当?这些问题过去讨论得比较清楚了,现在似乎又成为问题了。讨论的核心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和投资机会的配置问题,而不是指一种经济发展的结果。从经济发展结果的角度来说,当然大家希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进步。但是由于产权结构及其所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的经营效率确实存在差异。应该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给予民营企业相对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
(作者为Im体育官方版app下载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文汇报》    日期:2012年7月9日   版次:第10版  文汇学人·经济社会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