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教务处以及《中文自修》杂志社联合举办第八届高考与语文教育研讨会,围绕“主观性试题的检测功能 ”展开讨论。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等出席。陆靖副校长出席并讲话。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研讨会上获得好评。对于作文这道“大主观题”,沪上很多教师给出很高的评价。认为它通俗、平和,对考生的心理状态予以充分的体贴。题目既让每个学生有东西可写,又能使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相应的发挥空间。今年作文题的特点是回归人的心灵世界。就命题指向来看,体现了很好的导向性。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就是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但当下的教育更多的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使学生舍弃了心灵的“微光”,丧失了学生固有的光明本性,所以这道题考到了学生的认知的盲区、教育的痼疾,对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重视生活体验不无教益,对当下教育也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这样好的作文题,却有点“叫好不叫座”——真正写好的作文并不是太多。
研讨会上的亮点,是关于主观题的设置和评价。我校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杂志主编王意如教授在综合报告中指出:主观题设置的参考答案(实际就是标准答案),它是命题者“主观”的体现,它和答题者的“主观”、阅卷者的“主观”,都会产生冲突,甚至在这三类人的内部也存在冲突,所以,这个“主观”的限度恐怕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大得多。
负责高考阅卷的周宏老师直言,主观题应该没有标准答案。如今语文的主观题批改,仍由阅卷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和答案示例进行打分:学生的答案中部分词语在答案要点中有所提及,给予相应的分数。这样的阅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考生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反复揣测出题者的意图,希望自己的答案能和标准答案接近。
一位参与高考命题的专家建议,对主观题的阅卷可以参考作文的阅卷方式,对学生的答案实行分层次评分,比如说,一道主观题的分值为5分,可以分6个层次进行打分,对学生不同的答案进行准确定位。这6个层次具体而言:0分为考生未作答或答案与题目无关;1分,答案非常简单,与题意存在关联;2分,答案包括了部分的必须因素,个别因素有展开阐述;3分,应答包括了全部必须因素,个别因素展开阐述较好;4分,应答包括了全部必须因素,且展开较好;5分,内容包括所有的应答因素,展开阐述时条理清晰,表现出良好的文字能力或体现出独到的见解和眼光。这样的阅卷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进行准确区分,还可以引导更多老师和家长真正关注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研讨会上,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大声疾呼,如今,语文教学已被边缘化,很多学生只做题、不读书,令人心痛。于漪老师呼吁,希望成立教学实验区,给教学、考试更多的自主权,引导学生重视母语学习,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高考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已连续举办8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届研讨会吸引了参与命题的专家、高考阅卷组的专家,还有本市部分区县的语文教研员、一线的教师代表等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