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9月12日,闵行校区体育馆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我校终身教授丁钢老师一开讲,便吸引了现场800多名书院新生。
在近2个小时的演讲中,丁老师从“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的特色”、“认识我国师范教育的本质”、“形塑自我发展潜力的未来教师素质”等方面演讲,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丁老师提出,好的教育应该能够触摸和关怀到人的心灵和情感,因此,教育绝非是一种理性的事业,更是一种感性的事业。
对于未来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丁老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优秀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学会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超越固有体系,应用各类先进信息技术;同时要利用国际交流的机会,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同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有同学提问:如何利用“拿来主义”,更好地发展我国教育?丁老师表示:我们需要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但是最终要融合到我国教育的实际中来。
也有同学就刚入大学的困惑询问丁老师:从小学到高中,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这是否有意义?教育是否可以帮助人们追寻到所谓的终极智慧?
对此,丁老师认为,只有个体的良好发展,整个国家社会才有机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基础教育有其重大意义。人生有涯,知无涯。最智慧的人生态度就是既存有远大的目标,又需要脚踏实地去学习。
最后,丁老师勉励大家要放开视野,完善素养,首先打好通识教育基础,再凝聚专业精神。“要做引领中国潮流的师范生,承担‘国家和个人的圆梦者’的当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