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生海外研修项目每年由我校教务处主办,是学校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搭建教师教育国际高端合作平台,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染学生,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训练学生,最直接的教育体验熏陶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参观考察、课堂观摩和交流互动,让同学真实地了解西方的教育,学习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理论和方法,开拓眼界,培养能力,为成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月3日正值学校寒假,我校2013年卓越师范生培养项目计划正式启动,30位同学在外语学院周小勇老师和孟宪承书院梁宏亮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洋彼岸作为教育人一直向往的世界教育重镇——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
“当我拿到了项目的计划表信息,了解了日程安排和目的后,我就觉得这次学习充满了意义。”出发时,10级历史学系王璐同学这样认为。短短两周的时间过去了,项目进程过半,学习团队成员们除了每天上午参加学术讲座,下午或晚上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课程,进行课堂观摩和交流互动之外,还参观访问了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私立学校(Hackley School)、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调研和文化体验等活动,收获颇丰。
镜头一:质疑与寻觅,对话学术前沿教授
Academic lecture是交流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安排在每天上午进行。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琦融同学说:“在哥大教育学院的日子,每天最期待也最富有挑战性的就是每天上午的lecture了。”的确,无论是自信优雅的Dr. Cheng Davis,和蔼可亲的Prof. Siegel,还是学识渊博的Dr. Stuart Kerachsky,或者儒雅幽默的Dr. Jon Star、还是轻松活泼的Dr. Joey J. Lee,都将一种崭新的课堂形式和思维方式呈现给师大的学子们。
体验美式课堂
最为精彩的便是每次lecture后半部分学子们和教授的对话。对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的主题,从中美教育的制度的宏观比较到如何设计一个教学环节的微观细节;并不依赖于教科书,讲求的是挑战和质疑的思维碰撞,所以每次对话后学子们都感到收获满满,有意犹未尽需要继续思考的感觉。10级心理学系的罗丹萍同学说:“那天下午从两点到五点钟,我们一直在向Dr. Joe Star提问,教授人真好,一直耐心和热情地回答大家的问题,还一遍又一遍地说‘It’s very interesting’,后边问得太多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再问了,直到接下来的课要用那个教室了,我们才不得不结束交流。”
镜头二:参与和体悟,走进美国原生课堂
Class observation是交流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美国的课堂规模不大,学子们在教育学院听了几节课后发现,自己所在的课堂(30人)已经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了,其他大家所旁听的课程中学生平均人数在15个左右,而有的课堂只有7、8个人学生正好坐在一起聊天。教室的座位的排布也与国内大学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绝大多数教室的课桌都是可任意挪动,在不同的课上,可按不同需求摆放成类圆形或其他形状,学生围坐在周围,非常方便学生间互相讨论,而讨论正是美国课堂的重头戏。教授也很和蔼可亲,10级教育技术系的李树玲同学说:“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听课,在迷宫一样的教学楼里,我们跑上跑下跑了两趟,才找到了藏在图书馆里面的教室。教授看上去有点年老了,但很和蔼。看到我俩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就走出来亲切地问‘Can I help you’,真是太有爱了!”
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通过对美国课堂的参与和体悟,大家发现在美国大学课堂的那种自由但并不放纵,多样但并非杂乱的组织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更能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也引起了师大学子们的各种反思。
镜头三:探索与发现,访问名校参观名胜
Field trips是交流学习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从学子们每天学习生活的哥大校园说起,哥大校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建筑美,佛罗伦撒式的尖顶小红楼,瑰丽古老的神学院大门,乳黄色灯晕中的教学楼的长廊,都给人一种历史与人文相融合的气息,一种深邃与生动并存的感觉,这种风格也延续到了基础教育领域。周末学子们访问了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私立学校Hackley School。Hackley School坐落在纽约市郊的一座小山坡上,山上的积雪尚未融化,整座建筑散发出北欧城堡童话般浪漫飘逸的气息。
在Hackley school
校长Walter C. Johnson先生讲述Hackley school校情
午后的明媚的阳光照进来,在古典的大厅中听校长Walter C. Johnson先生滔滔不绝地诉说着Hackley的历史和荣誉;助理校长Kevin Rea先生详细介绍了这所美国一流的私立学校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深感中美之教育制度之差别。随后的参观中,无论是接待室墙上富有历史沧桑感的油画人像,还是在建筑的高墙上教龄超过40年职工的雕塑,或者在教室门口展出的低年级学生的作品,都让学子们感到“人文”这两个字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地点代表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这所学校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最全面的服务,打造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
10级地理学系的鲁世闻同学反思道:“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简单地照搬Hackley管理模式未必适合我国的国情,而正确的方法恐怕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才能找到。”
镜头四:虔诚与践行,学子心中的师大梦
一个人走的路远了,常常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但是参与此次卓越师范生培养项目交流学习计划的师大学子们却从不曾忘记。
短短两周的学习时间已经过去,还有两周的交流学习正在继续,交流学习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异常珍惜这样一个在有限的时间内成为一个世界顶尖大学学生的机会。大家把自己全身心地浸泡在交流学习之中,不论是透过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视频、仪态语言传给同学们的信息,还是在通过课外的参观、访问、研讨与体悟,“多元、开放、包容、自由、变革”等意识与思想,无时不渗透在大家的心灵。每一个人也都让自己的所见所感与原有的思想和认知碰撞、交融,站到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以一个更开放,更宽容的心态去重新审视这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
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前
哥大教师学院一栋楼进门墙上写着约翰•杜威的名言“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social progress and reform(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的格言,让同学们很容易联想起孟宪承校长提出的“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Creativity,Character,Community)”的办学理念。两校虽相距万里,但此刻却在学子心中遥相呼应,暗含默契: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让中国享有与世界同步的优质教育是我们这支交流团队共同的师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