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1月份国家社科项目成果鉴定等级公告,我校共4项国家社科项目鉴定为优秀等级,分别是社科部唐莲英教授主持完成的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史论》、心理学院刘永芳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归因视角的组织公平感研究》、哲学系刘仲宇教授主持完成的《道教授箓制度研究》以及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研究》,根据本次公告,全国仅有32项成果鉴定获得优秀等次。
社科部唐莲英主持的项目最终成果《东固革命根据地史论》在大量珍贵资料和口述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东固根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该成果分析了东固根据地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肯定了东固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全面论证了东固根据地创建的社会历史条件病分专题全面阐述了东固根据地在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教卫生事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该成果在多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形成自己独到且有说服力的观点,达到客观评价东固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革命功绩及其对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深刻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启迪的目标。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先后在光明日报、党的文献、江西社会科学、中共党史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
心理学院刘永芳教授主持的项目最终成果《基于归因视角的组织公平感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公民组织公平感的现状和特点,并从心理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和后果,提出改善我国公民组织公平感的策略和对策。本成果第一次将组织公平感理论和归因理论结合起来,从认知和归因角度探讨组织公平感的产生机制,深化了人们对组织公平感产生机制的认识,是对组织公平感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扩展了责任推断理论的解释领域和应用范围,同时也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探明新的方向。本课题契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其研究结果对于构建合理的社会公平体系,实现社会安全转型具有直接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从组织层面上看,本课题对于处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我国企业及其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哲学系刘仲宇主持的项目最终成果《道教授箓制度研究》勾勒出了授箓制度的基本面貌,第一次对之作了全面的探讨,同时,也对它与整个道教的行为系统例如修行、仪式、法术等的关系也作了探讨。课题组直接到现场考察了授箓仪式,并联系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较深地讨论了授箓的仪式的过程、特点,对于当前的授箓情形及发展方走向,也作了初步的探索。该研究对于道教文化的研究是一个促进,也有利于提高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素质;有助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宗教事务管理。
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主持的项目最终成果《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研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器物和岩画、神话在中国史前审美意识中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和规律,系统总结了史前艺术的审美特点,概括了中国审美意识的萌芽和审美意识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脉络。本课题立足于中国史前丰富的历史遗存,挖掘其造型、纹饰、艺术风格等审美特质,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的风貌,填补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史前审美意识史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